地名 山梨县
面積 4465.37平方公里
位置 位於日本列島中央地區
首府 甲府市
美食 信玄壽司、HOUTOU面
特產 葡萄、葡萄酒、桃等
景點 富士山、東澤大橋(川吳川溪谷)、河口湖、尾白川溪谷、西澤溪谷等
山梨縣位於日本的最大島嶼-本州的中心附近。面積4,464.6平方公里,人口890,000,四周環繞著2,000~3,000米高的群山,自然資源豐富,78%的地方覆蓋著森林,有三座國立公園和一座國定公園,其中最為著名的是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
甲府市是山梨縣的首府,地處交通要道,連接太平洋工業區和日本海沿岸。
甲府市正在朝著政治,經濟和文化中心的目標不斷前進。由於接近首都東京且中央高速公路已修建完成,山梨縣成為著名的高科技與傳統工業兼備的本州工業縣。
在山梨縣的諸多特產中,拜優越的自然環境所賜,其水果出產最為著名。葡萄、桃子和李子的產量居日本之首且品質最優。用甲州葡萄釀製的葡萄酒更是舉世聞名。
傳統的絲織品甲斐絹、水晶手工藝品和被稱為“和紙”的日本紙都光受歡迎。山梨縣的寶石加工工藝在世界上也出於領先地位。
登山和洗溫泉是山梨縣最受歡迎的娛樂項目。
改地區眾多的溫泉不僅是休閒勝地而且對健康也頗有裨益。
縣內最大的溫泉在石和,距東京僅一個幹小時路程。
富士山和五湖地區的瑰麗景色,南阿爾卑斯山專業的登山運動,秩父,多摩,甲斐悠谷間的漫步,八之岳高原的田園風光-可以使人拜託匆忙而擁擠的都市生活。遠足、網球、野外運動和垂釣之後何不嘗嘗當地的美味嘉餚呢?用寬麵條、蔬菜和濃濃的醬湯做成的“付託”可使您在冬日裡吃的渾身暖融融。
由於山里縣位於本州的內陸地區,所以沒有海岸。長期以來人們已經學會了如何克服艱苦的內陸氣候,並因此養成了耐心和堅韌的性格。您一定會感受到當地人民的熱情、友愛和善良。
山梨縣甲府市
甲府市位於山梨縣的中央,是縣的政治、文化、交通要地,自古以來興盛繁榮。這裡有祭奉 16 世紀的名將——武田信玄的武田神社,該神社建在武田氏館的遺址上。還有甲斐武田神社等。這些古社名剎令人緬懷起武田氏及其繁榮的時代。
富士山
簡介
富士山(ふじさん,FujiSan)位於日本東京西南西方,約80公里的位置,是靜岡縣和山梨縣境內的活火山,主峰海拔3776米,是日本國內的最高峰,山頂終年積雪,屬于本州地區的富士箱根伊豆國立公園,也是日本百名山之一。
富士山作為日本的象征之一,在全球享有盛譽。它也經常被稱作“芙蓉峰”或“富岳”。自古以來,這座山的名字就經常在日本的傳統詩歌《和歌》中出現。
在富士山山麓周圍,分布著5個淡水湖,統稱富士五湖,是日本著名的觀光度假名勝地。
富士山有4個主要的登山口,分別為富士宮口、須走口、御殿場口、富士吉田(河口湖)口等,其中前三個登山入口都在靜岡縣內。
由於富士山本身的魅力和在日本的地位,人們一直以來希望將其申報為世界自然遺產。但是由於大量的觀光遊客和登山家以及無良商販所丟棄的垃圾,構成了富士山壯麗外觀下陰暗的一面。甚至在全球的登山家之間還流傳著“不要像對待富士山一樣對待珠穆朗瑪峰”這樣的傳言。也因為此,至今富士山進入世界遺產的努力尚未成功。於是,有關方面正努力將富士山登錄為入選標準較為寬鬆的世界文化遺產。
富士山別稱為聖山
富士山是日本第一聖山,跨越靜岡、山梨兩縣縣境,屬富士火山帶係山脈的主峰,呈圓錐形,山麓則為優美的裙擺下垂弧度,正好位於駿河灣至係魚川之間的大地溝地帶上。
海拔三七七六公尺,比我國的玉山略低,但卻正如她‘不二的高嶺’別稱一樣,擁有傲視日本第一的高度及完美無瑕疵、端莊秀麗的姿態。
過去,由於靜岡縣的旅遊業大多傾向高級、精緻的經營方式,因此價格頗高;台灣旅遊團體行經富士山,旅行社的安排自然選擇了較為平價、屬山梨縣境內的河口湖或山中湖畔住宿遊覽。
不過,靜岡人往往會理直氣壯的告訴你富士山的正面只有在靜岡縣才能一窺全豹,山梨縣看到的不過是背影罷了,信不信由你。
作為日本自然美景的最重要象征,富士山是距今約一萬年前,過去曾為島嶼的伊豆半島,由於地殼變動而與本州島激烈互撞擠壓時所隆起形成的山脈,是一座有史以來曾記載過十幾次噴火紀錄的休火山。
山頂為直徑約八百公尺,深度二百公尺的火山口,據在空中鳥瞰則有如一朵燦開的蓮花般美麗,不過那是極少數人才能有幸親身領會的另一種風貌
在富士山頂直徑約800米的火山口周邊,共有8座山峰:
名稱: (別稱) 海拔
劍峰 (日本最高峰) 3776米
白山岳 (釋迦岳) 3756米
伊豆岳 (阿彌陀岳) 3740米
朝日岳 (大日岳) 3730米
勢至岳 (成就岳) 3730米
三島岳 (文殊岳) 3730米
久須志岳 (藥師岳) 3720米
駒岳 (淺間岳) 3710米
歷史
在日本古代詩歌集《萬葉集》,有許多以富士山有關的文學作品,其中山部赤人的短歌最為著名:
“ 田子の浦ゆ うちいでてみれば 真白にぞ ふじの高岭に 雪は降りける ”
能夠考證富士山噴發年代的最早的文字記錄,是《續日本紀》,書中記錄了781年(天應元年)從富士山噴出的火山灰。在平安時代初期創作的《竹取物語》也有相關記載可以了解到當時的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自公元781年有文字記載以來,共噴發過18次,最後一次是1707年,此後變成休眠火山。
在江戶時代,1707年12月16日的寶永山大噴發在江戶城中落下了大量的火山灰。關於這次噴發,留存有大量的文字和圖畫記錄。
繪畫
江戶時代日本著名的浮世繪畫家葛飾北齋以富士山為題材創作了46幅的連續版畫《富岳三十六景》(約1831年)。當初畫家計劃按照題名只畫36幅,但後來因廣受歡迎,又加畫了10幅。其中,描繪了富士山雄美壯觀的作品《凱風快晴》和《山下白雨》等都廣為人知,這兩幅畫也被人親切地稱為“赤富士”與“黑富士”。(《富岳三十六景》之中,還有一幅描繪海浪的《神奈川衝浪裡》的傑作非常有名)。
- Dec 08 Mon 2008 21:02
〖日本の城市〗山梨県
close
全站熱搜
留言列表